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三名失去手功能的病人接受了由大腦信號激活的仿生假肢的移植。這一世界領先的外科技術能夠修復因爬山和車禍失去作用的肢體的功能。這一技術也為其它遭受嚴重損傷或者先天缺陷的病人帶來了希望。接受生物移植的這三名病人的頸部神經嚴重受孫,而頸部神經控制著手臂的運動和感知。
其中一名接受移植的病人米洛拉德?馬林科維奇(Milorad Marinkovic)
盡管接受了常規手術,這三名病人的仍沒有恢復正常的手功能,因此成為接受這一新技術的候選者。首先,通過向手臂移植少量肌肉和神經組織——一般來自腿部——來恢復前臂的感受功能。這將極大地促進大腦向手臂發出的電信號。
接著,受感染的手臂被截肢,目的是為仿生智能假肢騰出移植空間。仿生假肢的傳感器會對來自大腦的電脈沖做出回應,使得病人可以進行日常活動。根據發表在《柳葉刀醫學雜志》上的報告,在病人全面康復后,假肢將恢復較高水平的手功能。
超人類主義
世界著名的整形外科手術專家、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的奧斯卡?阿斯曼(Oskar Aszmann)在過去的三年間對這三名奧地利病人進行了移植手術。去年11月,阿斯曼教授給一名具有先天缺陷的21歲的病人移植了仿生手臂。“在未來,手和腳的整形將出現更多新的方法來取代失去的四肢并修復功能,” 阿斯曼說道。阿斯曼教授與德國哥廷根大學醫學中心的工程師們保持密切合作。
突破性進展便是通過神經和肌肉移植獲得大腦神經信號
“生物學和技術的發展將提供過去無法想象的治療方案。” 阿斯曼教授表示這三名病人遭受的臂叢神經損傷其實是一種內截肢,將手與大腦分離。這種損傷常發生于高速碰撞產生的創傷,尤其是摩托車事故,以及碰撞式運動,例如英式橄欖球和美式足球。“針對這類損傷現有的外科手術非常殘忍且效果甚微,往往導致手部功能殘缺,” 阿斯曼教授補充解釋道。
生物學和技術的發展將提供過去無法想象的治療方案
阿斯曼教授表示,突破性進展便是通過神經和肌肉移植獲得大腦神經信號,而這些移植可以通過仿生手臂的編碼并轉化為功能。手術后三個月,病人的功能運動獲得了極大的改善并能夠完成日常活動,例如撿一個球,倒掉水杯里的水或者使用鑰匙。
進行英國第一例手移植的西蒙?凱(Simon Kay)教授以及利茲教學醫院的丹尼爾?希克斯(Daniel Hicks)發表評論稱神經和肌肉移植具有極大的潛力。但他們同時也警告稱:“*后的裁定取決于長期效果,這應該包括對病人佩戴和使用假肢的環境和每日時間段的評估。”